宝宝几个月才能长牙齿?
宝宝乳牙萌出的时间早晚,个体差异比较大。早的可能在4个月时就长了1颗牙,晚的则到1岁多才长出第1颗牙。通常来说,宝宝在6-8个月时开始长牙,12个月以内长出所有的乳牙(共20颗)都属于正常范围。
虽然长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是长牙的顺序却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都是先下门牙、再上门牙,然后才是侧切牙和尖牙等等;而且,上颌和下颌的牙齿也会按照这个顺序逐渐长大。 每个宝宝都有先长下面牙齿再长上面牙齿的迹象,爸爸妈妈们不用为了宝宝上下门牙同时萌出而担心。其实,只要宝宝全身情况很好,没有不良的反应,那么牙齿萌出的次序怎么都一样。当然,也要提醒的是除了牙齿本身的问题外,一些药物的使用也有可能会影响乳牙的发育,服用药物的期间需要密切注意宝宝牙齿的生长情况。
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已经长出两颗磨牙了,自家孩子竟然一颗磨牙也没长,就着急地带他去牙医那里给补上去。事实上,乳牙萌出的早晚和钙质的吸收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并不能单纯地认为缺钙而导致牙齿生长缓慢。给宝宝补充钙质应该适量,不要过量,以免中毒。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长时间乳牙未萌或恒牙迟迟未能替换乳牙,应及时带宝宝去看专业牙医,明确原因后再做处理。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通过X线片判断乳牙是否已脱落或者牙槽骨中是否有恒牙胚存在。如果有的话,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恒牙生长;如果没有,则需要加强营养,定期观察,待时机成熟再行治疗。
宝宝长牙的生长发育规律
1、下颌要先于上颌,即下牙要比上牙先萌出。
2、自前面向后面萌出,即先出牙,再出尖牙,而后是侧切牙、第一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二磨牙等。
3、女孩的牙要略早于男孩萌出。
一般自出生后4-6个月开始长出乳牙,至12-14个月出齐。有的孩子在出生后3个月时就开始长牙,而有的孩子在1岁后才萌出,都属正常。另外,孩子牙齿的钙化程度可以从孩子的指甲上看出,如果孩子的指甲坚硬光滑,说明钙化程度好,牙齿的生长自然较快;如果孩子的指甲脆弱纹路粗糙,说明钙化程度差,牙齿的生长比较迟缓。
孩子出牙早,也并非说明孩子的骨骼发育优秀,早些天,看到一则报导,介绍越南某地有个孩子几个月就开始长牙,甚至有新生儿带有牙齿出生,结果,这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很差,比同龄孩子的身高、体重都要差很多。究其原因,是因为月龄较小的孩子长牙是由于体内缺乏某种酶类的催化作用,使血液中钙磷含量过度增高,钙和磷在骨内过度沉积造成骨的过度矿化。结果不仅在牙胚上矿化形成牙齿,也在其他软组织和关节的腱、韧带、肌肉等处发生矿化,在X线下可有骨骼外多发性钙化斑的异常改变,同时骨骼内矿质沉积过多,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理活动,使生长发育减缓。这种病理过程称为全身性纤维性骨炎或称大理石化骨病。所以,如果孩子在五六个月时仍未萌出第一颗牙也无须着急。如果孩子在10个月时还未萌牙,才须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