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1有什么作用?
一、概述 (一)来源与分布 目前发现的维生素K有3种,即维生素K1、维生素K2和维生素K3。其中,维生素K1的分子量为146.19;维生素K2的分子量分别为178.05和178.12;维生素K3的分子量分别为194.12和194.06。它们都具有荧光特性,可溶于脂肪溶剂,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除了维生素K3以外,其他两种维生素都以脂溶性形式存在于体内,但主要以维生素K1的形式存在。 许多植物中都含有维生素K,但以植物胚芽以及茎部含量最多。动物肝脏、鸡蛋和黄玉米中也含少量维生素K。
(二)功能与作用 1.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维生素K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血液凝固过程的作用。它通过刺激肝脏合成并分泌凝血酶原而发挥其生理效应。若人体缺乏维生素K,将导致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的合成下降,从而出现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等。 2.控制钙盐沉积:当人体缺钙时,甲状旁腺素活性增加,它可以使骨头中的钙离子释放到血液中,继而达到血钙水平,但却不会改变骨质的钙化程度。如果缺乏维生素K,则甲状旁腺素无法发挥上述作用,进而抑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钙化的进程。维生素K还能够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钠离子/钙交换机制,减少尿钙排泄,对维持血钙平衡也有重要意义。
3.维持正常神经传导:维生素K是维生素B族成员之一,它可以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水平而对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有研究发现,维生素K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元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的释放,从而起到缓解疼痛、治疗偏头痛的功效。 二、营养与功效评价 (一)人体需要的维生素K 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天应摄入的维生素K分别为90μg和80μg。
(二)食物中的维生素K 食物中维生素K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谷胱甘肽,其他还有胆碱、磷脂酰乙醇胺、肌醇、甘露糖及β-胡萝卜素等。
(三)补充剂中的维生素K 市场上常见的维生素K补充剂主要为维生素K1,此外还有混合的维生素K2等。
(四)人体对维生素K的吸收与代谢 口服给药的小鼠实验表明,维生素K主要通过小肠壁吸收,肌肉注射也能被机体很好地吸收。
进入人体内的维生素K首先经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氧化,生成维生素K3,而后者在体内起效。
目前对于维生素K的代谢产物及其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维生素K的药理学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维生素K的药理学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有研究显示,维生素K对小鼠、大鼠等动物有明显降脂作用,可以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并且能够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还能预防高血压。 对老年痴呆(AD)患者而言,补充维生素K或许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病风险。 有研究人员给小鼠注射β淀粉样蛋白,诱发老年痴呆模型,然后给予维生素K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维生素K能有效改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人员给老年鼠补充足量的维生素K后,发现其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同时还提高了超抗氧化剂的活力,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物,从而起到保护大脑的功能。 适量补充维生素K还可能降低糖尿病、肥胖、肺癌、乳腺癌等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