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一个月同房怎么办?
剖腹产后42天,是产妇和宝宝需要去医院复查的时间。如果在此期间有出血、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除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外,医生还会检查盆底肌的功能是否恢复。因为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的损伤,产后检查很重要,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有些妈妈在产后42天左右还有恶露未排干净,在复查时可能还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看看子宫的复旧情况以及是否有残留等。 在检查后,医生会根据结果给出建议,指导后续的处理方法与方案。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女性在生完孩子后都会面临“大姨妈”来的问题——月经来潮。只是对于剖宫产的妈咪来说会比顺产的女性晚一些。但无论哪种,在哺乳期都可能会出现停经或月经延迟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产后首次月经的量会多一些,周期也可能会短一些。但这只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不存在什么“大姨妈见红”或者“大姨妈量多”就表示子宫恢复得不好的说法哦! 但如果经血过多(超过平时月经量的3倍)或是持续时间过长(超过6周),就要小心是不是出现了异常情况。
剖宫产是指在产妇腹部及子宫上切开数个小口,将胎儿直接从母体内取出的一种产科手段。通常在产妇出现难产或因母体、胎儿的某种疾病不适合自然生产时采用。一般来说,由于剖腹产通过手术手段促使分娩,对产妇造成的损伤比较大,因此,手术后产妇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正常情况下,产妇在剖腹产术后应至少卧床静养24小时,根据医嘱进行输液、消炎和其它保健措施,以预防术后脏器粘连,防止伤口裂开、崩断,促进子宫、卵巢、乳腺等产育器官恢复健康,保证乳汁分泌的品质并促进分泌量。如果在剖腹产术后1个月即进行同房,势必增加细菌感染发生概率,不利于产后健康恢复。
同时,产后1个月内子宫等产育器官仍处于恢复过程中,生殖道上皮细胞尚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抵抗力,此时进行同房容易引发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发生,炎症菌类甚至会经过子宫内膜破损处、子宫切口处的微细裂损进入子宫肌层及其它盆腔内脏器,导致子宫肌炎、附件炎、盆腔炎、肾周围炎等。由于剖腹产本身也存在术后感染风险性且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因此,在剖腹产术后1个月内即恢复同房,还会影响术后恢复质量,导致妇科炎症发生,引起小腹部疼痛、发热、乳汁分泌减少等不良后果。
总的来讲,剖腹产术后应至少满月后再进行同房,在此期间,应严禁坐浴,禁止使用盆浴,防止水液进入生殖道引发感染,可每天采用擦浴方式清洗身体,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有助于产后恶露顺利排出及乳汁分泌,还应适当下床活动,以促进产后恢复。如果剖腹产术后1个月已进行同房,应注意清洗并禁止再次同房,加强营养和适当活动,观察身体状况。如果产后恶露不净、出现小腹部疼痛、乳房肿胀、乳汁分泌减少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进行妇科常规、血常规、B超等检查,查明具体原因,由专科医生针对病因,给与输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并配合中药、理疗、熏洗等综合措施治疗,平时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