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几个月开始吐泡泡?

巢珂巢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第一个宝宝,40+天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早晨起来发现他嘴边到处都是泡沫粘液(就像刷牙时候牙缝里挤出来的那种),当时特别害怕以为他是喉气管炎或者胃食管返流,赶紧带他去医院。 结果医生看着他说“啊呀,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喉炎呢”,然后检查完说我是饿了他一顿,晚上回去给他喂奶就好了[捂脸] 回来就给宝宝喂了奶睡了,醒来已经过了一晚上了,一切正常,宝宝精神很好,也不吐了,我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个宝宝38+周早产,因为提前出来了所以也没有机会看到它吐泡泡。 但朋友家的孩子有出现过这种现象。 她家的宝宝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吐口水泡的现象,而且是成串的往下掉,就跟我们吃辣了打嗝往出来涌痰似的。 我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她说也不知道,问了身边所有有经验的朋友都说是正常的,让她不要担心。 但是我看网上好多说法,有人说是正常的,也有人说是口腔炎、咽喉炎甚至脑炎的前兆,搞得我心神不宁,夜不能寐。

于是我就带着她去找医生,想咨询一下专业的意见。 去了医院我问医生能不能给我开点药,我的宝宝好像很不舒服。 医生说没有药物可以治疗这种症状,要是不放心可以让宝宝做脑部和咽部的检查。 我说算了,不想让宝宝受罪,只要保持清洁就行了。 医生看了看,说可能是宝宝发育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让我不用担心。

后来过了两个月,宝宝果然自己好了。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小月龄的宝宝出现吐泡泡的情况,有可能只是宝宝在自我刺激(很多宝宝都喜欢吐舌头、舔嘴唇、啃手指头,其实是在用嘴巴探索世界)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而已。 当然这种情况也得分不同月龄段来分析,对于新生儿或者是满月后的宝宝,在吐泡泡的同时也有可能存在口腔溃疡或者咽喉炎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甘炜亮甘炜亮优质答主

口水是自胚胎时期就有的,只是受各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地变化着。出生后,婴儿的唾液腺发育尚未完善,1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腺体尚不发达,唾液分泌较少,口腔也比较干燥。到新生儿期的后半段,尤其是到了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婴儿开始进入活跃的唾液分泌期,腺体不断发育,腺管也逐渐变粗了,分泌的唾液开始增多。

2-3个月时能分泌相当量的唾液,但此时婴儿因不会吞咽多余的唾液,又不愿张口,因此很容易流口水,常呈泡沫状。

训练婴儿吞咽唾液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平时要常用柔软的纱布或毛巾把婴儿的口水擦干,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要涂上少许婴儿油,女宝宝要戴围兜,男宝宝要围上小毛巾,以避免口水弄脏衣服。5-6个月时学会靠手支撑着坐,颈部竖起,唾液腺发育基本完善,唾液分泌进一步增加,流口水的现象随之增加,多见于上下牙齿处于出牙前期相互磨合的宝宝。

宝宝6个月以后开始吃辅食,口腔和脸部的活动功能增强,神经更加发育完善,会学着吞咽口腔内的唾液,而且不愿意流口水,开始出现吐泡泡的现象。所以当宝宝6个月会坐后,玩耍的时候开始出现吐泡泡的现象,不要担心,属于正常发育过程。

此外还有另一个过程,宝宝在4月龄开始进入出牙前期,上下牙床磨合,唾液分泌进一步增加,宝宝还不会吞咽多余的唾液时容易流口水,学着吞咽唾液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吐泡泡的现象。通常在18个月左右宝宝学会说话,会吞咽多余唾液,流口水和吐泡泡的现象慢慢消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