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草什么作用?
中医对节节草的作用做了详细的介绍,《本草纲目》中称“节节草,苦、平、有毒”;《中国药典》中则记载其“味苦,性凉;有小毒”,并公布了其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皮肤瘙痒,出疹;重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头昏眼花、胸闷、出汗等全身症状。 如果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这些不良反应都属于“有毒”的表现,那么为什么人们服用这么多剂量的药物而没有出现中毒现象呢?这就是中药“量效平衡”的优势了,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达到一定的疗效,一旦超过这个剂量,副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目前西医对节节草的毒性研究还没有发现明显的临床证据,但鉴于传统医药学界已经明确了它的毒性反应,所以在临床上还是应该严格遵循中药使用的剂量范围,避免毒副作用的出现。
除了毒性外,关于节节草的功效历代医书均有明确记载。如明代《救荒本草》中记载它可“治眼昏”,现代《中药大辞典》亦载其“明目,退翳膜”,说明它具有明目的功效。根据民间用法,也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而通过对现代药理的研究,专家发现它能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并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杀菌效果[4],故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伤口感染、咽炎、牙龈炎、尿路感染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还发现它对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因此对于预防上述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效果。
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节茶草的认识各有侧重,且各有各的立论依据,所以并不能说谁对谁错,而是各有所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倾向于认为节茶草是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多功能性植物,而从中医角度来讲,则把它归为“清热解毒药”之列。需要提醒的是,因本药材中含有生物碱,所以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