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降压药哪种效果好副作用小?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5类降压药,分别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剂。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代表性的药物有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依普利酮)等;这类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起到降压作用。一般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性高血压或患有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皮疹、失眠、咳嗽和胸闷等。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时进行调整剂量。对于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使用该类药物。
2.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代表性药物有氯沙妥钾(科素亚)和缬沙妥钾(捷欧尼)等,它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而起到降压效果。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或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下肢水肿及面部潮红出现等情况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安全使用该类药物。
3. 钙通道阻滞剂(CCB) 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的功效。对糖尿病性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的患者有显著疗效。常用的制剂有硝苯地平(心痛定)、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比较安全的。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但均能很快自行缓解。特别应注意,本品会引起面部发红发热,这种情况在服用初期较明显,以后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个别患者会有头疼的情况发生,但都能耐受。
4. 利尿剂 最常用的是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呋塞米(速尿)和布美他尼(乙酰唑胺)等,通过排钠利尿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此类药物适用于肥胖型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并可预防高血压所引起的脑出血或心脏衰竭。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状况,尤其是血浆中钾离子浓度的变化,一旦出现低血钾则应立即停药并补充钾盐。
5. β-受体阻断剂 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起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常用于发作期或稳定期的急性高脂血症及合并心悸、气促的高血压患者。此类药物可选择性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因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要注意避免引起低血糖反应及导致心肌收缩力减退、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