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垫足原因?

骆麒伊骆麒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婴儿一直哭闹不止,脸色也不好,检查后,医生告诉父母婴儿可能得了一种少见的疾病——溶血尿毒综合征。这种疾病会致孩子肝功能衰竭,继而危及生命。医生解释,婴儿之所以出现这些病态,是因为其体内出现了非免疫性抗原。这种抗原来自母体,它使新生儿的红细胞遭到破坏。

什么是“溶血尿毒综合征”

婴儿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医生称之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其表现为小婴儿出现贫血、黄疸、全身不适和肝、肾功能损害。本病发生率不详,据国外文献报道,平均约为0.5~2.5/10万活婴,男女比例大约为1.4:1。本病典型发病年龄多为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发病者有2个高峰,一个在6个月左右,另一个在2岁左右。发病率高峰期一般多发生在10月份,其他季节较少。本病主要波及20~40岁年龄段的人群,无季节性和地区性。

本病主要损害肝脏和肾脏,可致婴儿突发黄疸、贫血和尿毒症等症状,其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抢救,严重者可于24小时内死于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或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轻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严重的患儿如不及时治疗,亦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为什么会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

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当前倾向性学说认为,它主要由多种免疫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为:因母体妊娠时肾脏病变或妊娠毒性因素,使新生儿出生后患上 G6PD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酶缺陷病)。该病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生命周期,当这种缺陷的胎儿在母体内红细胞的寿命过长,或在出生后红细胞受到非特异性损伤(由于药物、感染、缺氧等原因)而提前破裂,使大量红细胞中铁暴露出来,形成一种异性胶态物质,又称“溶血原”,它对红细胞有特异的破坏作用,故又称“溶血素”。

以上“溶血原”物质,有时也能免疫机体,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当“溶血原”从胎儿转变为婴儿时,原来对胎儿红细胞的抗体,又转变成对婴儿红细胞的免疫性,因而引起婴儿“溶血性贫血”。另一种可能,则是新生儿从母体来到陌生的环境污染中时,受到外来因素的损伤而提前造成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这种孩子除有溶血和贫血表现外,还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瘫痪和昏迷等。

如何预防“溶血尿毒综合征”

本病并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重在诊断治疗。当孩子出现持续黄疸、贫血和肝肿大时,家长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一般治疗包括适当补铁和采用治疗方法如静脉输注红细胞、输血治疗等。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以抑制免疫性疾病。

另外,母亲怀孕时如患过溶血性贫血,其所生的孩子可能出现该病。所以,妇产科大夫应提高警惕,为溶血病的发生作好诊断准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