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是几周?
1周7天,3个月20多周! 3月=90日(90/7) 周:7天的周期叫一周; 月:月的别称还有朔、望、既望、晦等。农历的每月分为四个阶段,叫做“节令”(各用十个日子代表)和“节气”(各用十五个日子代表)。 “月相”有朔、望、弦三种。在农历月份中,朔可能在初一,也可能在二十二或二十三日,而望则总在初八、二十七或二十八日。古人根据月相的变化把“一月”分成三十日或三十一夜。 我国古代将日月相对运行的位置称作“辰位”或“辰朔”。古人观测太阳发现太阳一年绕地球运行365天又4时18分,平均一天为24小时,因此每天行进约11°,一个月行360°,就产生24时一个小时的计时单位——时辰。 一昼夜分为12时辰,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西汉时期已完善。古时一个小时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半多一点儿,所以人们常说,古人过了一个时辰就是现在两个小时了。
古书中所说的“上卯”,就是指上工上班的意思,因为卯时的开始大约是早晨六点钟左右。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时在冬至后三十五天举行迎春大典,然后就开始工作,这就是所谓的“上卯”。从汉代起,官府机构开始实行休假制度,规定每五日一休沐,也就是说,逢五日放假一次,休息沐浴。这应该就是最早意义上的周末休假。 中国古代的星期制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古人把一个圆划分为二十四份,每份叫“一宿”或叫“一更”。一个月共二十余宿。这种以星象运行的规律来确定一昼夜的时间方法很准确,但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不合拍而被弃置不用。后来,人们又把这种方法应用于纪日。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有句这样的记载:“食罢,朝毕,如故归寝,至夜半的时候,客又叩门声曰:‘何久不吾见兮?’陈平起视其乃贾平,故人通家子也,相敬如宾。’” 从这段描述看,司马迁认为贾平在第二日中午就来拜访过,那么第二天夜晚他来拜访就在情理之中了。可实际上,这一天他们之间相隔了两个星期。可见这里的“一夕”不是我们现在的一晚上。 其实在古代,一昼夜划分成二十四时,即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现今的二个小时。这样,白天十个时辰,夜间也是十个时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出完整历法的人名叫商鞅。商鞅曾主持制订秦国的变法法令,其中就有历法的改革措施。他把一昼夜定为二十时,每时分成五段,分别称为子、丑、寅、卯、申五个时刻。但商鞅所定的子时比今天的时间要晚两个多小时。由于他的历书失传,所以这一时间没有确切的依据可以考证了。
中国古代还流传着黄帝时代的大文学家、大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一身的仓颉发明文字的故事。据说,有一次帝尧问仓颉:“你创造的文字有什么用呢?”仓颉说:“有了文字就可以记下事物,便于交流和传递信息啊!”于是,黄帝就让仓颉专门负责管理文字的工作并教给人书写的知识与方法。 在远古时期,人们靠结绳记事,或者刻木为文的方法传达信息和记录事情。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事物的增多,人们发现结绳记事比较烦琐,而且容易忘记事情的经过,刻木为文的缺点是刻的痕迹易脱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制造陶器用于日常器皿和生产用具,进而发明出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