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大约有几天?
5个完整月(自然月)约为162天,若遇闰年,则多1天; 5个非完整月(自然月)约为147天, 合162+147=309天或52周零1天。 这52周零1天的计算可参考《日历是怎样制成的》一章之公式: Y为年份,取整数,如1985、2013等; m表示闰年,当Y被4整除时,m=1;否则n=0。 b表示上半年还是下半年,当1-6月份在春季或秋季时,b=1;反之b=0。 j为当前月份,1-6月份用1-6表示,7月份及以后用j表示,其中j=1对应的日期称为“元日”。 k表示本月中某一天,具体含义如下: 如果j>b,k=(j-1)/b的余数;如果j<=b,k=(j+1)/b的余数。 当y被4整除且上半年时,f=1,否则f=0. 最终结果D等于以上各数值之积除以4。例如: 公历1987年3月14日上午10时出生的人,其农历生日是正月廿六,属乙卯年戊寅月丙申日甲午时,由此可得: m=1,b=0,j=3,k=5,F=1 D=[(1+0+3+5+1)×4]÷4=16 这人生日的农历月份即二月十五,星期数为二,日期十六。
再举例说明: 某人生于公历1972年6月5日下午16时,查找万年历可知该日为农历闰四月十四,属于壬子年乙巳月戊午日庚申时,因此有: m=1,b=1,j=4,k=5,F=1 D'=[(1+1+4+5+1)×4]÷4=24
由于该月出生的人数最多,我们通常把正月作为农历新年的开端,故按上述方法计算的24加上1即为过年时的星期数加一天,也就是大过年的那一星期加一天。有些老黄历上用“腊”表示十二月,用“冬”表示十一月。其实根据公历算农历日期时,“腊月”和“正月”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和第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