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宝宝晚上醒几次?
我家宝宝刚满一百天,从出生一直跟妈妈睡; 刚开始在月子里,除了半夜喝奶(妈妈一次可以喂饱两个小时),白天和妈妈一起睡3个小时左右,夜晚9点前必须入睡,凌晨4-5点醒一次然后接着睡到8点左右; 20多天的时候开始昼夜颠倒,白天下地玩,夜晚抱着床上蹦达,怎么折腾都睡不安稳。妈妈一度焦虑到整晚抱睡,爸爸心疼妈妈于是主动承担了夜间哄睡的任务,没想到这个任务迅速占据了爸爸大部分夜间休息的时间;
由于爸爸睡眠严重不足,白天精神很差,于是全家开了一个会议,商量对策。最终爸爸妈妈达成一致意见,爸爸白天尽量多陪宝宝玩耍,增加运动,夜晚坚持半个或一个半小时的哄睡而不轻易喂奶,实在困得不行就站着睡觉;妈妈则晚上提前三个小时喂食,延长睡眠时间,同时增强晚上的奶量,这样能保证宝宝在夜晚同样有充足的营养和母乳以满足发育需求。这是个双赢的方案,宝宝既增加了夜里的奶量,又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而父母也找到了平衡的办法。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宝宝110天左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某天夜晚,宝宝像过去一样,在凌晨4点左右起床,然后妈妈抱着她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试图让她继续入睡。出乎意料的,这次宝宝很配合,没有哭闹,于是妈妈赶紧拿出安抚器具开始刺激她的感官,希望她重新进入梦乡。可是这时宝宝却笑了——那是一种天真的、没有任何邪念的、纯净的笑,那种只存在于孩子单纯的头脑中的简单的生理反应,就像我们看见好笑的视频自己不由自主的发出的笑声是一样。
就是这莫名其妙的响声吸引了宝宝的注意,让刚刚迷迷糊糊即将入睡的宝宝瞬间清醒过来,然后笑容就从宝宝脸上消失了,紧接着就是嚎啕大哭,怎么哄都没用,好像意识到爸爸妈妈刚才欺骗了她,让她失去了安然入睡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婴儿晚上不醒,就是醒了也不哭,可直接进入下一次睡眠,这时候家长可不必将孩子叫醒,顺其自然,让他继续睡,这也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必要条件。当孩子夜间醒来又大哭时,应考虑孩子是否缺少母乳喂养的高质量睡眠,这时就要增加一次母乳喂养,或者把白天的某一次奶改为夜间喂哺。如果孩子不哺乳也能够安静入睡,说明孩子已经适应夜间睡眠,这时就不需要人为的唤醒,让他自然睡。
宝宝睡觉“三不”
一、小孩不宜睡电热毯
冬季是急性淋巴性贫血症的高发期,该病多发于14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原因与长时间睡电热毯等高温环境有关,家长应引起高度警惕。据医学专家介绍,人体在39度的环境里一般可以坚持14小时;在42度的环境里只能坚持一个小时;而在45度的环境里,14分钟内便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儿童长期睡在高温的电热毯上,就会由于血细胞过分活跃造成细胞过早死亡而诱发急性淋巴性贫血症。
二、小孩不宜多睡沙发
专家研究表明,孩子多睡沙发容易造成脊椎病和生理功能障碍,家长需要高度注意,尽量让孩子睡在硬板床上。据介绍,脊椎骨是椎骨、韧带、椎间盘等组织构成的复杂结构体,需要坚强的平面进行支撑。而沙发床普遍偏软,尤其是其中间部分,对脊椎支撑力不够,使处于快速发育期的儿童容易造成脊椎病及心脏、肺、胃肠道、血管、神经的生理功能障碍。专家建议,人们在选择睡床时应尽量使用硬板床,以保证脊椎和脏器能获得正常坚固支撑。
三、小孩子不宜枕高枕
医学专家在小儿脑瘫的临床预防中发现,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高枕有利于小儿发育,而习惯为孩子选高枕,甚至将毛巾叠起来做成高枕,结果导致脑瘫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据介绍,正常仰卧的小儿颈部与躯干基本在一水平线上,枕高枕睡眠会形成前仰后合的现象。这种姿势不正的睡眠,容易使小儿颅骨向一侧弯曲,而形成歪头畸形。此外,长期高枕,还会使小儿发育中颈椎的生理性弯曲前移,造成斜颈畸形,甚至引发脑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