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什么时候最重?

闻人馨桐闻人馨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左右,体重通常会有一次明显的波动上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每月的农历十五前后,是月亮由满月逐渐变亏,直至残月的周期,而这个周期的变化对于人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医学上把这种月相改变导致的生理变化称之为“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s),或者“生物钟”(bio clock)。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生物钟的存在。古罗马医生盖伦在研究动物时,发现如果把动物放在没有钟表的房间里,仍然可以区分出上午和下午;而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农场主也发现,即使把刚出生的小牛关在室内,它们也能知道自己进食的时间,按时吃饭。 [1] 现在我们知道,人体内有很多不同水平的“生物钟”,它们分别控制着机体在不同时间区的功能状态。这些生物钟根据其作用的时间段分为两种:内在生物钟(intrinsic circadian clocks)和外周生物钟(peripheral circadian clocks)。

其中内源性的时钟主要受下丘脑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等调节,与光信号和温度刺激密切相关,主要调控睡眠、觉醒和情绪等相关功能。而外周的生物钟则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例如光线、温度和接触时间等,主要影响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等功能。[2] 虽然体内存在两个独立的生物钟系统,但它们的运行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月光变化导致的光线强度变化,首先引起的是外周生物钟的反应,然后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皮层产生作用,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的行为和情绪。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集中精神的工作,比如学习和工作,往往是在白天进行,此时如果外界光照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那么就会抑制夜间的入睡,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引发疲劳感和压力反应。

除了影响睡眠和休息之外,月相变化还可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来间接作用于食物摄入和行为机制。有研究表明,月相周期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女性的激素分泌,进而导致月经周期出现波动。很多神经系统也有昼夜节律性,像视交叉上核(SCN)、松果体、下丘脑视交叉和蓝斑等结构都有自身稳定的生物节律。而蓝斑又是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集合部位,这两种神经递质都参与情绪的调节。月相周期的变化很可能通过影响这些区域的功能,间接地对情绪产生影响。

当然,对于月相周期如何影响人体机能的机制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但无论具体是什么机制,都可以明确一点,就是我们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确实存在着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而我们平时的生活规律也应该尽可能符合这种自然的节律,才能保持身体的最佳状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