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作用是什么?
山药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材,属药食同源的补益中药材。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这样描述山药:“山药,本名淮山,又名淮芋、淮木、淮葵、薯蓣、怀山药、淮山药等,民间也有称为淮山的。其原产于山西太原,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亦见于日本、朝鲜半岛北部等地。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尤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为多。”[1] 除药用外,山药还常被用来入菜,是较为受欢迎的滋补食品之一。而且,山药的营养价值也备受认可。根据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既是药品又是食用原料的植物目录》显示,山药属于药食两用植物,同时也是我国保健食品重要原料之一。[2-3] 早在西汉时期,医学家提出山药可“明目、补中、益肾气、强筋骨”;到了宋代,著名医学著作《日华子本草》中进一步指出,山药 “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治中风、风湿痹痛,腰脚软弱,遗精盗汗,瘰疬瘿瘤”;而明代医书《本草纲目》中更是称山药为“补虚劳伤,益气养阴”的要药。后世诸多医书对山药的平补作用亦有记载。
基于此,现代医学亦认为,山药具有调节免疫、内分泌、代谢等功能,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肾炎、肾衰竭等。[4] 近年来还有研究发现,山药可能通过神经-体液机制来发挥抗突变、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5];还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心的功能、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6]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山药还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式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7] 可见,山药的确是一种药食同源,有滋补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或食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对于山药的临床研究较多,对其功效的概括也比较全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大量服用,或者长期服用。毕竟,中医强调治病宜“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西医也强调“个体化用药”,所以,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擅自服用山药,或者将其当作补品长期服用,都属于盲目用药的行为,需要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