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蛋白过敏的原因?
婴儿出现对食物蛋白的过敏性反应,可能是在出生后通过哺乳或饮食首次摄入相应蛋白而发生的超敏反应,也可能是由于在新生儿期或早年间所摄入的食物中含有微量的相关蛋白而发生的迟发性过敏反应。这些分子可能是存在于母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脂肪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也可能是一直以来孩子接触到的微量食物蛋白,如牛奶中的酪蛋白、鸡蛋清中的卵白蛋白等;还包括部分药物及辅料,如青霉素钠、磺胺类药物等。 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轻者可仅表现为进食后大便性状改变(软便、腹泻),重者可以出现皮肤黏膜的表现,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舌炎、口咽粘膜炎症、口腔溃疡,也可以有咳嗽、哮喘发作、呕吐、腹泻、便秘、便血、生长发育迟缓等胃肠道表现,而最明显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湿疹,尤其是面部的湿疹。
一旦父母发现宝宝出现湿疹反复,并且和某类食物明显相关时,应及时带宝宝就诊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规范的抗过敏治疗以及必要的饮食控制,以免延误病情。对于严重湿疹的宝宝,除了积极治疗外,家长还应帮助宝宝剪短指甲,避免抓破感染;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勤换洗衣物,减少刺激;外出时尽量给宝宝戴上口罩;避免阳光直射患处;已经明确过敏原的患儿,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