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正常大便有粘液吗?
粘液便是指大肠黏膜受刺激而分泌的大量透明或半透明粘液,且结合肠道中的菌群作用,形成酪酸、氨、甲酚、氨基化合物等具有腐败性的物质,使脱落的肠道黏膜细胞成为褐色或墨绿色便。小儿粘液便常发生于病毒性肠炎,也见于一些炎症性肠炎,如菌痢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巨肠肌腹患者,因胆红素在肠道酵解过多,亦会产生绿色大便。
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内,大便是泥浆样的,有时还带有泡沫和奶瓣,还有一股酸味,这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宝宝刚刚出生,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胃容量也非常小,在胃黏膜分泌旺盛的同时,还没消化好摄入的食物,所以形成了这样的大便。
由于婴幼儿肠道壁紧贴,黏膜上有一层茸毛,所以大肠蠕动快,肠腔内的食物残渣停留时间较短,形成黏液少,肠液分泌也较少。这时的黏液便多为黄色,干酪样,量少而有奶瓣。
宝宝2个月后,黏膜上的茸毛慢慢脱落,细胞新陈代谢旺盛,黏液分泌增多,变成稀薄的黏液便。这时的大便多为透明水样,大便次数也逐渐增加,一般每天2-3次。
宝宝4-6个月时,由于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次或2天一次。这时大便呈发黄、发灰黄色或黄绿色,浓稠或有脂肪颗粒,有时还会有淡黄色螺旋状大便。
宝宝6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辅食,大便是黄色或灰黄色成糊状,而且粪便中可有血丝,有酸味。由于奶粉中含碳水化合物,添加辅食后,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较,加上肠道内细菌的作用,生成粪便呈酸性,有时会产生酸臭味。
到宝宝1岁以后,因为摄入的食物种类更广,比例更平衡,消化道发育也更完善,所以,大便越来越接近成人,多为黄色成条状大便,而且小便也极少特别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