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多大会害羞?
害羞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一部分来源于是基因,一部分来自于环境。从大的文化来讲,西方文化比如美国文化在表达情感时不太受到限制,比较外露、直接、开放,个人主义,所以,在这样的文化中,害羞的人相对比较少;亚洲文化等东方文化,比较内敛,感情表达有一定限制,注重群体,个人服从整体,在这样文化中害羞的人相对较多。从小的环境来讲,家庭、养育方式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遇见的事件对害羞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2岁左右开始害羞,1周岁之前不会害羞。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讲,害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害羞的现象会慢慢减弱的,家长无需太过担心,也不用人过多去干涉。
当孩子害羞时,家长可以尝试着从下面的个方面介入:第一,不能嘲笑孩子,尤其是不能在害羞的事情或者害羞的场景下嘲笑孩子,比如当着别人孩子的面笑话自家孩子内向,这样做会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第二,平时,尤其是孩子没有害羞时,要多夸孩子、多欣赏孩子,这样子孩子会比较自信,容易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害羞时这种情绪的影响会相对小。第三,孩子害羞时,可以多从孩子的角度同感她的感受,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能意识到自己害羞了,不否定孩子的情感,这样子她会比较舒心;同时,要慢慢从孩子的能够尝试做起,一点点挑战,树立成功体验。第四,家长要尝试着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表现,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的措施,尤其要了解孩子内心是什么想法,是否缺乏什么生活技能。第五,家长自己不能有太过明显的焦虑等情绪,可以通过一些儿童书籍或者视频等渠道传递出如何和陌生或者不同人群沟通等知识,也可以在自己引导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去一些新场合,逐渐锻炼孩子适应能力。第六,有些孩子害羞是不善于表达,这时候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多创造孩子表达的机会,并且欣赏孩子的表达,逐渐增加其自主性,提高其表达的技能。第七,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在孩子能理解的水平下可以传递出表情控制的一些常识,比如可以通过微笑、打招呼等方式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