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加糖形成什么作用?

许博睿许博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题我会! 作为一个甜品爱好者,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捂脸) 所以为了回答这题,特意去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先放总结,在合适的温度和浓度下,白砂糖+食盐会形成饱和溶液,产生结晶的作用,让食材变得更入味、更加好吃~

接下来分享具体的学习资料和过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吧! 在研究这个答案的过程中,我翻了好多文献,发现大家对于这道题的回答都是基于“渗透压”这一概念来解释的。 的确,当外界溶液中食盐或蔗糖的含量高于细胞液时,因为浓度过高,水分子无法透过半透膜进入细胞体,此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当细胞外溶液中食盐或蔗糖含量低于细胞液时,水分子的透过使细胞内溶质积累,细胞液浓度升高。 这样循环往复,最终导致细胞脱水死亡。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对外界溶液浓度的感知是通过感受器电位(TRP)离子通道蛋白实现的[1]。 当钠离子(Na+)穿过TRP离子通道时,细胞内的信号物质钙离子(Ca2+)生成并激活CaMKⅡ(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进而,CaMKⅡ促使氨基酸转酰胺酶(AAT)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谷氨酰胺。而谷氨酰胺则是由多种类型的蛋白质和肽类的氨基酸衍生物,比如α-谷氨酰半胱氨酸、β-谷氨酰丙酸、γ-谷氨酰脯氨酸等。

除了TRP之外,囊泡酶(vacuolar ATP synthase,V-ATPase)也是决定细胞对氯化钠和氯化钾反应的关键。 V-ATPase是由两个亚基构成的复合物,每个亚基又都是由5个不同的功能区组成。其中,F0亚基是催化亚基,与能量源-三磷酸腺苷(ATP)结合,通过交换电子驱动H+传递。 而F1亚基是没有基因编码的,需要依赖其他亚基从细胞外部摄取Cu++或Zn++,并通过配体连接介导H+的跨膜运输。 因为F0和F1每个区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必须联合作用,才能有效发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作用。

当加入食盐后,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会使食物变得更有滋味。这是因为在烹饪或者制作酸奶时,会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被溶于水中,这些含氮物质能够刺激味蕾上的味觉受体,从而感觉到味道变好了。 那么,这些含氮物质到底是什么呢?

我在阅读文献时发现,关于“食盐对味觉刺激的作用机制”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有研究人员认为,食盐中的NaCl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死亡,之后使细胞释放谷氨酸(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2]。另有研究者指出,高盐导致的味感变化可能是通过增加口腔、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的代谢活性,进而使细胞产生一氧化NADPH(辅酶ⅱ),最后形成γ-氨基丁酸(GABA)所致[3,4]。还有学者提出,高浓度的NaCl可以激活K+和Ca++通道,从而间接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释放增加,后者再作用于嗅觉感受细胞,最终对味觉产生刺激。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目所做的努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