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是那几个月?
在公历中,将一年分为四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季三个月;将四季再依次划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四个小季。
这样,全年共分12个月,每月30天或31天,共计365天或396天。这种划分方法实际上是将每年平均分为12等份,由于平年比闰年多一天,所以每季的时长不一样。 按上述算法,季节与月份的关系大致如下(见下表)。 但这样的划分法很不准确,因此现在很少有人采用这种方法了。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它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规律——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为1个节气,1岁(1年)共有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可以明显地划分为7个时段:立春到立夏包括六个节气称为“一季”,分别称孟春、仲春、季春(也可以叫早春、仲春和暮春); 立夏到立秋包括六个节气也称为一“季”,分别称“孟夏、仲夏、季夏”(也称盛夏); 立秋至立冬又包括六个节气称为三“季”(初秋、仲秋、晚秋); 立冬以后至第二年立春以前还有五个节气,总称为“小寒至大寒”(即冬天)。 这样一年四季就分为七段,每段各占137.2天。如果以春分作为划分春季和夏季的分界点,则春季有67.3天,夏季有9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