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几个月打预防针?
新生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需要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卡介苗是活菌疫苗,接种后会进入宝宝的体内发育成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可以有效的防止以后宝宝得肺结核。而乙肝疫苗是血清制剂,需要注射3针,第2、3针间隔1及6个月注射。 在宝宝3个月时需要注射第3针乙肝疫苗,4个月后开始服用维生素D滴剂直至2岁。在宝宝出生48小时后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前,应先检查宝宝是否携带乙肝病毒携带者;若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则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接种。 宝宝在12个月大时应注射一剂甲型肝炎疫苗;2岁时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疫苗第四针。
在宝宝3岁以后,每半年应注射一支加强针型的百白破疫苗及一支乙脑疫苗;7岁时除注射上述疫苗外,还应加注一支脊灰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们要特别留意疫苗注射的时间,最好将疫苗接种时间记录在纸上,打印成册放在包里随时查看。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就应开始打预防针,第一次是卡介苗和乙肝第二次疫苗。以后就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一般在一周岁内要进行4次疫苗的免疫注射。家长一定要记住打预防针的日期,及时带新生儿进行预防针的免疫注射。
新生儿预防针注意事项
宝宝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预防接种,有发热、腹泻,或是患了传染病在隔离期内,或是患有活动性结核、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时,都不能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应在哺乳(包括人工喂养)后进行。预防接种后,要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半小时再回家,以防发生严重反应时能得到及时救治。回家后要注意注射部位清洁卫生,多饮水,少吃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暂时不要洗澡,3-5天内不要剧烈活动。要做好预防接种卡的登记,预防注射虽大多反应轻微,但因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的反应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