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颗粒有什么作用?
在光化学效应中,色素的电子转移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来自光能载体的激发态能量向基态的传递,称为激发态的能量传递(excited state energy transfer);二是激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复合物解离为单体的过程,称为激基复合物的分解(decomposition of the exciplex) 。
其中第一阶段发生在分子内部,不涉及物质分子的移动或电子的重新分布,所以又称为内激发;而第二阶段是分子间的远程作用,需要分子间相对运动和电子的重新分配才能完成,因此又称为外激发。一般来说,对光敏剂而言,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意味着它容易通过激发态的能量传递机制发挥作用。而对底物来说,其荧光量子产率低,但暗适应后能产生较高浓度的激基复合物,则有利于通过激基复合物的分解起到发光的作用。
根据上述两种不同发色的机理,我们可以把能够进行这两类反应的化合物分为两大类群,即光致变色材料和光动力药物。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光谱特性所定义:对于光致变色材料,其吸收光谱的峰值位于可见光范围且荧光量子产率高;而对于光动力药物,其吸收光谱的峰值位于红外区间且荧光量子产率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特征值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了增加染料的光密度(即提高与光相互作用的物质浓度)以增强染色效果,势必会减少光致变色材料的含量,从而导致染料的吸收峰移向外红外区,同时使染料的荧光量子生产率提高。这种随着光密度增加而引起的吸收峰移和外发射强度增加的规律性变化,被称为Bayer规则。基于此,我们可以在保证一定染色效果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动力药物来降低治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并尽可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