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琼花怎么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描绘的就是暮春时节山林中的景象。此时,郊野之桃已不是争相斗艳,而是悄然凋零;然而山林之中,却正是繁花缤纷、姹紫嫣红的季节。 琼花,即绣球花,是一种著名的观赏花卉。在古代,人们常常把琼花和桃花相提并论——宋朝诗人苏轼就有“只恐东风吹漏泄,桃花也不待时开”的诗句。
到了明代,人们又常常用“梅香绽雪”来比喻雪花盛开的场景,而将“琼枝玉叶”喻指梅花的花朵。于是,在文人墨客的诗文当中,便经常出现“琼花”或“绣球”的身影。 清人吴伟业在《锦瑟》中,就以“晓寒侵被,夜夜闻鹃啼。日日长如岁,朝朝暮暮遥寄。念瑶池、黄菊开未好,碧树影摇摇。料得清愁入骨,最难消受。应是风飘絮、雨打萍,零落江湖。”来形容这种花的娇弱与多情。
至于齐白石老人画的《锦鸡图》题诗云:“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却是以幽静的竹林和清雅的梅花来比照绣球开花时的热闹和芬芳。 而在现代作家汪曾祺的作品中,我们则时常可以看到他对绣球的描述——“我的窗外有一棵绣球花,好像一个巨大无比的雪球,只有绿叶衬托着白瓣。”“似乎太白了,这花。”——(《夏天》)
“不过,绣球的确是白色花中最漂亮的一种……” ——(《葡萄月令》) “这些白房子带给我一个幻想……我仿佛自己是一个住在这样一个房间里的姑娘。我带着一个很大的绣花枕头,到处走……” ——(《我们的老虎》) 或许是因为绣球的花色淡雅、花期不短且极具浪漫色彩的缘故,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们总是对它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从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人们在描写园林美景、吟诵花鸟情趣的诗词文中,总是不乏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