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能用艾叶洗澡吗?
小儿小儿湿疮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小儿面部的一种皮炎,多发于1~3个月的小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可自愈。湿疮初起时,先在面颊(也可在头皮、其他面部或蔓延全身)发生红斑,继而出现密集的粟粒状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渗液干燥则形成潮湿的黄棕色痂。有痒感,常因抓痒而致局部皮肤潮红,若挠破可继发感染。有渗出倾向者往往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气喘、婴儿期牛乳或鸡蛋过敏等。
有湿疮的小儿一般可进行如下中药浴:苍耳子、浮萍、苦参、地肤子、马齿苋、花椒、生大黄、蛇床子各15克,百部10克,土槿皮、防风、白藓皮、荆芥、侧柏叶、艾叶各30克。
先取上药250克放入面盆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倒入浴盆中,再加水至水温适度(以手浸入水中不烫为宜),将小儿面部浸入药液中,按一般洗头方法反复浸洗。再用清水洗去面部药液,用柔软毛巾擦干(勿擦红)。若湿疮糜烂、渗出明显,可用上述药液浸湿纱布后(纱布不能太湿,以不滴水为宜)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无湿疮的小儿也可用下述中药浴:侧柏叶、地骨皮(即枯树皮)、浮萍、花椒、艾叶、防风、百部、蛇床子、黄芪各30克,生大黄100克。方法同上,每周洗1次即可。
另外,进行中药浴的患儿应喂食少量的鲜马齿苋汁、香蕈汤或生菜汁,每种汤汁每次喂5毫升,每日2次,可用小勺灌喂或以滴管吸入。
对有湿疮倾向或患有湿疮的患儿洗澡时应选用中性肥皂,洗澡后可外搽适量的强的松尿素软膏。患儿衣帽要勤洗,衣着不可过紧,家庭环境要安静、清洁。患儿衣着及被褥不可用丝、毛及化纤制品。家庭周围不可养猫、狗等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