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宝宝可以站了吗?
8个月的宝宝已经会爬了,但是还不会站立和行走。 有些孩子可能学会爬以后,能够站着,但不稳,不能独自站立。 有的能够站着,但没办法自己走路。 也有的不仅能走,还能跑呢! 但无论哪种状态,宝宝都是健康的。 因为宝宝的骨骼软,身体各部位的发育还不完全,所以有时候大人觉得宝宝某项能力发展慢或者快,其实都没有绝对标准的。 那如何判断是不是正常呢? 其实只要没有明显异常,比如一直坐不起来、一直站不稳等,就没有问题哦~ 相反,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这些状况,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① 宝宝比同月龄的孩子矮小或瘦弱;
② 宝宝在两个月大的时候,仍然经常吐奶,而且是喷射性呕吐;
③ 宝宝3个月大了还不太会笑,或者4个月了还不会抓东西;
④ 宝宝5个月大了还不会翻身;
⑤ 宝宝6个月大了还不会坐起,甚至坐起来后会迅速下滑;⑥
⑦ 宝宝7个月了还不会爬行;
⑧ 宝宝8个月了还不会站立。
其实孩子直立式学走是人为加速和干扰孩子发育程序的自然规律,过早让孩子脱离学爬,直立学走,会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留下诸多隐患。人的运动发育大体遵循“三三制”规律,即:头三年是运动发育的重要时期;6个月内是运动发育的基础时期;6个月至1周岁是运动发育的加速时期。
一般孩子在6个月内以俯卧式为主,只要家长正确护理,训练合理,此时孩子能得到充分的伸展和锻炼,为神经、肌肉、骨骼发育的初级阶段提供良好的营养输送。到了第7~12个月,应以反复多次地爬为主,以训练其全身骨骼和肌肉群。同时,随着爬行距离的加长,孩子视觉的判断能力、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也都能相应得到提高发展。
如果在6个月内,孩子过早站立或行走,其身体重力就会主要集中在脊柱、四肢及颈部肌肉,尤其以颈椎为主。而6个月内孩子的脊柱、四肢、颈部肌肉和韧带的发育都不完善,承重能力差,过早地垂直负重,容易使这些部位受损,使孩子今后在身体的姿势,运动、协调、平衡等方面出现问题。同时,过早垂直学走限制了孩子头部周围环境的视野范围,不利于大脑发育和应激反应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