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宝宝能吃中药吗?
5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了消化不良、积食的情况,是可以适当吃些帮助消化和吸收的药物的,但是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是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也可以服用清热解毒、退烧的中药进行治疗,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都是没有问题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吃中药,也应该严格掌握药量,遵医嘱服药。
另外,家长应该清楚一点,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药物对孩子所产生的副作用。 如果非要自行给孩子吃中药,那也要选择口碑好、品牌大、治疗效果更有保障的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小儿中成药,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药品甚至只是保健品而非药品,这些药品的成分不明,副作用不可控制。 所以家长在选购药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准商标! 现在很多无良商家,为了盈利,什么药品都敢卖!
比如之前央视就曝光过某些药店,售卖假药且态度恶劣,面对顾客的质疑,他们居然理直气壮地说“用药不当,后果自负”! 这种拿生命当儿戏的行为,真的应该被严惩,同时提醒各位家长,购药时一定要选择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正规药店!
一般的解表药五加减葱白水煎服,方中五加3~5克,葱白5~7根,生姜3~5片,水煎服。此方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的婴儿,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流清涕等。也可用于风热感冒的婴儿,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等。
消食药淮山、薏米、扁豆共研细末,每次取6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空腹食用。有健脾、利湿、和中的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婴儿。他们常常表现为多动、好怒、易惊、不喜进食、或食后不消化、大便时有不消化的残渣等。亦可用于大便时干时稀,辨证为脾虚湿盛型的婴儿腹泻等症。
总之,对那些确实需要服用中药治疗的婴儿,在剂量方面,可按实际需要酌情增减,一般1岁以下,用药量为成人量的1/4左右,小儿1~4岁,为成人量的1/2左右。使用中药时,最好取其性味平和,偏性不大者,切勿使用附子、川乌等大辛大热及牵牛、大黄等大苦大寒之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属纯阳之体,且发育很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用药时间不宜长久,一般以3~5日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