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有抑制作用吗?
酶的抑制可以分为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两种,其中可逆抑制又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有被动型和专一型之分,而竞争性抑制没有这些分类。
1. 竞争性抑制:底物与酶的结合具有竞争特性,当底物浓度增加时,酶活性降低。
2. 非竞争性抑制:底物与酶结合的特性并不表现为竞争特性,故称为非竞争性抑制。根据抑制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1)主动型:被抑制的酶由于与抑制剂结合,使其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丧失与底物亲和力,这种作用称为主动型抑制。(2)诱导型:被抑制的酶其活性的降低不是由于与抑制剂结合后发生了构象改变,而是由手酶与抑制剂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增大所致,这种作用称为诱导型抑制或协同抑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二大类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类别的药物有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机制(例如青霉素类的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和双氯青霉素对细菌β-内酰胺酶都有抑制作用,但氯唑西林和双氯青霉素主要属竞争性抑制,而苯唑西林则主要是诱导型抑制);不同类别的药物有时却可能具有相似的抑制机制(如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都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二者都对细菌核糖体亚单位有阻碍作用,因此都具有抗细菌的作用)。
3.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抑制:按照抑制机理的不同,抑制也可分为特异性抑制和非特异性抑制两大类。
a) 特异性抑制:是由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毒力因子所导致的病变,这些毒力因子包括毒素和免疫调节蛋白等,它们可以特异性地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分子发生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b) 非特异性抑制:是机体对环境中的有害刺激所作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射,主要包括发热、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过程。这些反应虽然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往往会带来一些危害。以上两类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毒性物质在低浓度时能够抑制特殊细胞的代谢,在高浓度时却能直接杀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