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奶水还有营养吗?
六个月后的母乳其实更珍贵,因为其中免疫成分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 首先,不是每一个宝宝六个月的时候都辅食添加顺利,或者已经添加了辅食。对于部分发育迟缓的宝宝来说,可能到了八个月才逐渐开始加辅食;而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添加辅食的时间就更晚了。这些孩子都需要母乳继续提供营养。 六个月的母乳是否还充足,其实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判断。如果这个时候宝宝已经能够睡整夜觉了,而且体重也正常增加(排除病理情况),说明妈妈的营养吸收很好,母乳依然充足。即使妈妈感觉自己的乳房好像没有那么涨了,也不用怀疑是不是奶不够了,有时候感觉真的不太准。
其次,不管宝宝多大,妈妈都要坚持哺乳到宝宝两岁甚至更长,这样才能保证母乳中的免疫蛋白持续供给宝宝。对于小婴儿来说,特别是出生六个月内,从母亲那里获得免疫球蛋白是唯一渠道。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产生抗体的能力却并未随之提高,所以两岁以内的宝宝需要持续补充抗感染物质来抵抗疾病。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生病(非病毒感染),应该积极治疗,只要用药安全,对母乳喂养的婴儿危害不大。但若需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并注意吃药时间间隔和停药后喂奶时间,确保药物浓度不进入乳汁影响宝宝。
最后,我想说任何食物的营养都比不上母亲的乳汁。不管是六个月的母乳还是八个月的母乳或者是十二个月的母乳,都是宝宝最完美的食品。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有机会吃到母亲的母乳并且健康长大!如果宝宝吃不完可以挤出来放在冰箱冷冻室保存,但每次食用前必须加热消毒(56℃以上高温作用30分钟)。
许多母亲觉得:随着宝宝日龄的增加,我的奶肯定越来越没有营养了,得给宝宝加点奶粉了。是不是母亲的奶在产量上和质量上真的是前奶(哺乳早期的母乳)质量好、奶多,后奶就不行了呢?
实际上,这种担心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母乳的成分会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而变化,只要母亲没有得任何消耗性疾病,母乳的成分是基本不变的,奶水也是源源不断的。
举例来说,母亲在分娩后3~5天内分泌的乳汁被称为“乳”,它和“奶”在颜色和成分上都略有不同。因为在“初乳”中,蛋白质含量特别高,尤其是免疫球蛋白比成熟母乳中高10~20倍,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而“乳”中脂肪的含量较低,这正适应新生儿的消化能力,也利于宝宝减轻排泄的压力。初乳还有轻泻的作用,可以促进宝宝排出胎粪,减轻黄疸。另一方面,蛋白质含量高的乳汁也利于增加宝宝的饱腹感,降低宝宝的吸吮频率,减轻产母乳汁分泌不好的心理负担。
从第5~14天,乳腺分泌的“乳”和“奶”的成分开始逐渐转化,这段时期的奶为过渡乳。从第14天到180天左右,母乳中的成分基本恒定,蛋白质逐渐下降,脂肪增加,达到高营养、高能量,满足宝宝迅速增长的需要。
因此,前奶和后奶是根据宝宝每餐的吸吮过程不同阶段的泌乳过程来划分的,而不是根据泌乳时间的前后来说的。前奶就是刚开奶时吸出来的“奶头”(乳头),主要为水分及少量蛋白质,后奶是在同一侧乳房中后面的吮吸过程来获得,是乳脂和蛋白质都很高营养度高的奶。前后两样奶,宝宝都需要吸吮到,所以一次喂哺时最好不要轻易换另一边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