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两个月可以住了吗?
先上结论,两个月的时间够用了!! 作为在甲醛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圣原空气净化一直秉承着科学除醛的理念,并始终坚信自然吸附是消除甲醛污染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因此我们在进行除醛操作时往往只建议采用自然吸附的方式,即开窗、养植物来净化室内空气。不过有时候业主朋友们也会选择使用活性炭或空气净化机。 如果仅仅只是通过开窗通风就能够完全去除室内的甲醛气体的话,那么自然吸附必然是有效且安全的。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地开窗通风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任何除甲醛的方法都有其适应范围,并不可能达到彻底清除的效果,所以自然吸附除甲醛也不例外。 我们常说的“植物吸收法”实际上是指植物吸附法,而植物之所以能够消除甲醛,主要是因为植物的叶片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少量的甲醛分子。但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对于甲醛分子的吸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高浓度甲醛溶液),而且并不能将吸入体内的甲醛直接排出体外。换句话说,就是植物对于甲醛的清除效率并不高,并且需要不断更换新叶才能持续发挥作用。
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的过程中还会生成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物质。比如我们在养护植物的时候往往会注意到其根部是否干燥,如果是的话就需要及时浇水了。其实这就是因为植物在吸收甲醛过程中产生了氧气,需要及时补充营养成分的原因所在。另外,很多植物在吸收甲醛的过程还能够产生负离子,进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当然,这些效果都是建立在长时间开窗通风的前提下。 如果仅仅是开窗,而不进行其他除醛操作的话,想要彻底清除室内的甲醛污染物显然是不现实的。除了植物能做的物理吸附外,其余的方法都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从而真正破坏甲醛的分子结构,使其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无论是高温高湿还是电暖器烘烤,都是为了提升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加快甲醛的释放速度和程度。虽然高温高湿能够较快地去除室内甲醛,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进程,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出来,势必会对家具以及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使用空气净化机也需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打开了机器就万事大吉,还是要定期更换滤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装修后通风多长时间能住,这是许多装修者急于知道的问题。人们最害怕的是室内装修污染,尤其是担心装修材料含有甲醛。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复合材料,包括家具,使用的胶粘剂绝大多数是酚醛树脂胶粘剂,该胶粘剂是合成脲(即尿素)甲醛,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经过缩聚反应得到的。合成产物中多余的未反应的甲醛、低分子聚合物仍有一定残留量,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游离甲醛在自然条件下,靠物理作用逐渐气化分解,形成甲醛气体。新装修的居室由于各种装修材料集中,各种粘合剂粘合物件多,装修完成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往往较高。据有关方面监测,刚装修好的居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在5—10ppm左右,一般在0.5—3.0 ppm。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室内空气污染的评价标准,据日本有关方面研究提出,室内空气的卫生基准中规定甲醛为0.2ppm,一般允许接触浓度是1ppm。因此,新居装修后要通风一段时间后再人住,使室内的甲醛等杂质降到比较安全的水平。监测新装修的居室,在25摄氏度条件下,一般20天后室内的甲醛浓度约为0.3ppm,40天后为0.1ppm左右,80天后为0.05pOm以下,低于0.1ppm,人们基本上感觉不到对人体的危害,因此新装修的居室,一般在2—3个月通风散味之后入祝是安全的。
装修后通风的时间与气温和湿度有关,冬季装修后散味的时间要比夏季长,室内的相对湿度小,也比相对湿度大的条件下散味的时间短,一般夏季在20~30天左右。室内挥发性气体达到哪个指标就算合格,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目前我国只有卫生质量标准。如果发生纠纷,只能以卫生质量标准衡量,卫生质量标准包括甲醛、苯、可吸入性颗粒含量等指标。苯有芳香气味,人们较易察觉,只要室内的苯含量达标,苯易较快排除。
甲醛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不易察觉,又易吸入人体呼吸道,甲醛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对家居装修污染,主要是指甲醛的污染。对甲醛的散味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据资料介绍,甲醛的散味时间可达3—15年,其时间与粘合剂、装修材料所含甲醛的量和复合材料的质量有关。现在一些质量差的粘合剂含游离甲醛在30%。好的粘合剂在10%以下,复合材料的密度小,质量差,所含游明甲醛多,其散味的时间就要长。一般好的装修。用合格的粘合剂和合格的材料,散味的时间在2—3个月左右,差的要用更长的时间进行散味。
另外,室内装修后散味的时间,除与材料质量有关外,与装修后室内通风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所以,居室装修后,要打开客厅和卧室的门窗,以加快散味,最好敞开2—3个月后再入祝如果入祝后。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流通,使甲醛等有毒气体较快排除。